大幅回暖!3月投资额激增

来源:未知
2025-04-02 04:15
来源:中国基金报 【导语】创投界人士表示,2025年创投回暖,本质是政策驱动、技术突破与资本结构调整的共振。 见习记者 杨晨 经历了三年的行业低谷期后,创投行业的情绪企稳。

  来源:中国基金报

  【导语】创投界人士表示,2025年创投回暖,本质是政策驱动、技术突破与资本结构调整的共振。

  见习记者 杨晨

  经历了三年的行业低谷期后,创投行业的情绪企稳。

  “去年这个时候,对于部分投资项目的创始人,我会劝他们,如果你有可能顶不住,要考虑及时被并购退出,换回流动性,或者要及时审视你的模式是否OK。”瀚晖资本合伙人毕垒在接受《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我建议他们无论如何应该坚守一下,因为当前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整体环境都是往上走的,创业者只要你觉得自己是在做正确的事情,你就可以更积极主动地去投入以及坚持。”

  数据方面,一级市场已显示回暖迹象。中国基金报记者根据私募通公布的数据统计,截至3月27日,3月VC/PE市场共发生221起投资案例,其中披露金额案例177起,共涉及投资金额412.91亿元人民币,环比上升265%。平均单笔投资金额为2.33亿元人民币,环比上升203%。

  投资人的行动更偏向“进攻”。“去年我们合伙人更多的时间放在为项目赋能、帮助项目增值,今年我们更多精力放在看项目和投项目上,这也是很大的不同。”毕垒说。

  硬科技成资本“锚点”

  3月底,深圳某科创园区,一家机器人公司举办的推介活动上,挤满了来调研的各路投资人和行业相关人士。该公司的产品之一,机器人手臂正在给客人们表演咖啡拉花,让现场的氛围更加热烈。

  两位投资经理站在记者旁边讨论着机器人行业近日的投资事件。

  “稚晖君的智元机器人,这轮融资完,估值都到了150亿元!”一家来自某国有人民币基金的投资经理正在跟他的朋友感叹机器人赛道的火爆。

  “AI赛道热门项目根本投不进去,竞争太激烈了,但公司层面还是要积极调研和多方打听。”另一位来自一家中等规模创投机构的投资经理补充道。

  记者和两位投资经理交流时,两人表示现在和AI赛道相关的项目活动常常人员爆满,其中一人还特别提到,最近拿offer的机会变多了。两人也坦言,当前创投行业的回暖,的确更多体现在硬科技赛道上,行业冷热不均。

  朱啸虎近日公开表示,“我们正在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公司”。他直言,看不到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路径,当市场共识高度聚焦,往往就是退出的时机,且当下还有退出的机会。

  对此,经纬创投的张颖直接在朋友圈开怼:“朱老板别闹,机器人领域前景一片光明,百花齐放,有点泡沫再正常不过。你这言论,以后机器人赛道的优质公司谁还愿意搭理你?”

  局部的过热≠全面复苏

  显然,局部的过热为创投行业带来了关注度和预期,但不代表行业的全面复苏。

  华澳资本合伙人欧光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DeepSeek、宇树科技这些明星项目,在点燃AI行业及相关硬科技赛道的同时,也让创投行业受关注度明显提升,这对行业回暖作用是积极的。“但受大环境影响,很多行业新资方对项目的估值预期普遍降低。若估值下降,老投资人不高兴,若估值维持高位,影响新投资方的投资意愿,就会频繁存在估值博弈的现象。”他说。

  不过,不少投资人认为,不会为了追热点而盲目调整投资方向。“会向硬科技赛道倾斜资源和关注度,并微调投资策略,但不会大跨度地去改变投资方向。特别是一些热门赛道头部项目的估值已经比较夸张,更应该谨慎。”毕垒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表示。

  政策驱动+二级市场估值修复

  “2024年是我经历过创投行业最‘冷’的年份,比十几年前IPO暂停时市场情绪还要差。”毕垒坦言,2024年,尤其是上半年,他对市场是否触底,并无把握,政策也待明晰。

  多位投资人士在采访中提到,受政策驱动,去年四季度二级市场估值修复,乐观情绪传导至一级市场,是当前创投行业回暖的核心原因之一。

  “二级市场低迷的时候,好多优质上市公司才十几倍市盈率,甚至更低,这让一级市场对标项目很难融资。毕竟二级市场上很多公司流动性又好,确定性又高,还便宜,甚至估值和一级市场出现倒挂,这种背景下,创投机构很难去投项目。”毕垒表示,只有二级市场估值回到一定的水平,大家的预期都好了之后,创投机构入场的意愿度才会提高。

  在欧光耀看来,当前回暖主要受政策推动,行业关注度提升,更准确地讲,应该属于市场热度上升。

  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1号文),提出25条措施推动创投行业结构性改革。“国务院的1号文条条切中要点,如能得到真正落实,可以极大地激发创投行业活力。但从各地方政策来看,普遍‘好大求稳’。各地政府引导基金在遴选子基金管理机构时的‘窗口指导意见’偏爱‘大白马’,中小创投机构、新机构获得支持的难度大,这有可能限制中小创投机构和新兴力量的发展和活力。特别是在一些遴选及评价规范的制定上,难免出现一些与行业专业不匹配的标准,造成遴选制度的不公平。”在欧光耀看来,今年国办1号文件就是创投行业的强心剂。当前各种政策对募投管退四个维度都是有支持或者松绑的,但是对于市场化机构而言,这些力度都需要时间去观察落地的能效。

  多位创投界人士表示,2025年创投回暖,是政策驱动、技术突破与资本结构调整的共振。不过,局部过热不代表全局繁荣,情绪修复难以替代基本面改善。“行业的真正回暖,还看政策力度和实施效果以及经济整体回暖。”一位投资人士表示。

图文资讯 RELEVANT MATERIAL
百万医疗险新旧保单衔接期理赔遭“卡壳”:是执行条款

百万医疗险新旧保单衔接期理赔遭“卡壳”:是执行条款

2025-04-02 02:15:03
澎湃新闻记者 蒋立冬 AI创意 当看病住院时恰好碰上百万医疗险新旧保单衔接,能否顺利获得完整理赔?不久前出院的吴女士(化名),从保险公司得到了否定的答复。 今年2月,
CoreWeave 股价反弹 12%,升至发行价以上

CoreWeave 股价反弹 12%,升至发行价以上

2025-04-02 01:51:01
要点 在经历了上市后的动荡开局后,CoreWeave 的股价在第三个交易日上涨了 12% 以上。 CoreWeave 于周五在公开市场上市,这是自 2021 年以来美国公司最大的一笔由风险投资支持的科
上市公司动态 | 航发动力净利同比减39.48%,比亚迪新能源

上市公司动态 | 航发动力净利同比减39.48%,比亚迪新能源

2025-04-02 00:27:04
-- 重点要闻 -- 航发动力2024年净利润同比减少39.48% 航发动力(600893.SH)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根据披露,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87,970.07万元,同比增长9.48%,其中主营业务收
总投资收益率均超5%!五大上市险企业绩高增背后的投资

总投资收益率均超5%!五大上市险企业绩高增背后的投资

2025-04-02 00:15:01
2024年以来,支持“长钱长投”的政策不断出台。新“国九条”提出,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持续壮大长期投资力量。主要举措包括:优化保险资金权益投资政策环境;完善全
指数无忧!当下,下一个医药会是谁?

指数无忧!当下,下一个医药会是谁?

2025-04-01 22:03:03
市场早盘震荡反弹,创业板指领涨,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 7109 亿,较上个缩量 630 亿。个股普涨,超 4400 只个股上涨。昨天市场破位尾盘收回,若周二继续下跌将是空方炮,所幸
花旗:下调对普拉达目标价至59.8港元 维持“中性”评级

花旗:下调对普拉达目标价至59.8港元 维持“中性”评级

2025-04-01 21:51:04
花旗发布研报称,普拉达(01913)去年收入按固定汇率计增长17%,超出行平均,转化为20%的EBIT与每股盈利增长,但增长主要由MiuMiu出色表现推动,普拉达品牌进一步放缓。该行上
净赚1646.8亿,中国石油年报背后隐藏着什么印钞秘密

净赚1646.8亿,中国石油年报背后隐藏着什么印钞秘密

2025-04-01 21:15:02
2025年3月31日,中国石油发布了最新年报:依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国石油实现营业收入2.9万亿,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高达1646.8亿。 至此,“三桶油” 业绩全部出炉,各
滨江集团: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股东总户数为29080户

滨江集团: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股东总户数为29080户

2025-04-01 21:03:01
证券日报网讯滨江集团4月1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合并普通账户和融资融券信用账户的在册股东总户数为29080户。
花旗:降海吉亚医疗目标价至29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花旗:降海吉亚医疗目标价至29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2025-04-01 20:03:01
花旗发布研报称,海吉亚医疗(06078)管理层预期今年相比去年表现更好,主要由于与手术相关的收入将持续增长,产品均价与毛利率压力可控;随着新的大型医院陆续启用,患
新华保险:潘兴获批担任总精算师

新华保险:潘兴获批担任总精算师

2025-04-01 19:51:03
4月1日金融一线消息,新华保险今日发布关于总精算师任职资格获核准的公告,公司于近日收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金融监管总局”)《关于潘兴新华人寿保险股
最新文章
热门标签
随机文章